(一)幼兒(er) 言語目的性發展的一般特點
本研究是通過對猜物遊戲中兒(er) 童的言語行為(wei) 來考察幼兒(er) 言語目的性的發展特點的。由於(yu) 該遊戲任務的完成需要出謎者和猜謎者之間通過有效互動而共同完成,因此,評價(jia) 出謎兒(er) 童言語的目的性時應評價(jia) 兩(liang) 個(ge) 方麵:第一,幼兒(er) 能否接受任務,按照主試的要求描述被猜物品;第二,能否對猜者的反饋予以適當的回應,為(wei) 猜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二者共同構成判斷幼兒(er) 言語目的性的指標。
1. 幼兒(er) 言語目的性發展的水平。研究發現,幼兒(er) 言語目的性的發展存在以下四個(ge) 水平:一是 基本不能接受任務 。 該水平存在兩(liang) 種情況:一種完全不能接受任務。這部分幼兒(er) 不能按照主試要求對被猜物品進行描述,說出了該物品的名字,或不說話,或在主試提示(你想想那個(ge) 東(dong) 西是什麽(me) 樣子的?)後表示“不知道”。另一種能接受任務,但很快遺忘。這部分幼兒(er) 雖能按照主試要求向猜者描述物品的特征,但在對方猜的過程中,自己卻很快忘記要猜的物品。二是 能接受任務,但不能主動對聽者的反饋進行回應。 處於(yu) 該水平的幼兒(er) 能按照主試的要求對被猜物品進行描述,但不能主動對聽者的反饋進行回應,需要主試不斷提示,否則任務無法繼續。 三是能接受任務,主動回應聽者的反饋,但不能運用有效的策略幫助猜者,以共同完成任務。 處於(yu) 該水平的幼兒(er) 能按要求描述被猜物品,一些幼兒(er) 還能在描述後說 “你們(men) 猜這是什麽(me) ?”“你們(men) 猜猜!”等,主動要求聽者進行猜測。但其對被猜物品特征的描述往往比較單一,不能反映該物品本質、典型的特征。同時,這部分幼兒(er) 雖能主動回應聽者的反饋,但往往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來幫助聽者盡快猜出,隻是簡單回答“不對”,或“趕快想,像一休那樣摸摸腦袋”等。四是 能接受任務,主動回應聽者的反饋,且能運用有效的策略以盡快達到言語目的。 處於(yu) 該水平的幼兒(er) 能接受任務,主動回應聽者的反饋,且在描述被猜物品或回應聽者反饋時能主動運用有效策略來幫助聽者盡快猜出。如能描述出被猜物品的典型特征,或針對聽者的回答不斷補充新的信息等。
2. 幼兒(er) 言語目的性發展的年齡特點。 也許是受兩(liang) 個(ge) 物品的特征及幼兒(er) 經驗的影響,出謎兒(er) 童在對二者進行描述時表現出來的水平不完全相同。考慮到最高水平最能代表一個(ge) 兒(er) 童的“實力”,因此,下麵的統計是依據幼兒(er) 在猜物遊戲中表現出來的最高水平進行的。結果如下:
表 1. 3-6歲幼兒(er) 言語目的性發展的水平分布(人數與(yu) %)
水平班級 | 水平Ⅰ | 水平Ⅱ | 水平Ⅲ | 水平Ⅳ |
小班 | 17 56.7 % | 10 33.3 % | 1 3.3 % | 2 6.7 % |
中班 | 5 16.7 % | 1 3.3 % | 14 46.7 % | 10 33.3 % |
大班 | 1 3.3 % | 0 0 | 9 30 % | 20 66.7 % |
進一步采用水平賦值的方法(即把水平 Ⅰ賦值為(wei) 1分,水平Ⅱ賦值為(wei) 2分,依此類推)給每個(ge) 幼兒(er) 的最高水平賦予相應的分值,建立數據庫,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來檢驗三個(ge) 年齡班幼兒(er) 言語目的性發展之間是否存在顯著差異。檢驗結果見下表:
表2. 各年齡班幼兒(er) 言語目的性發展的差異性情況
小班與(yu) 中班 | 小班與(yu) 大班 | 中班與(yu) 大班 | |
Mean Difference | 1.37* | 2.00* | .63* |
Sig. | .000 | .000 | .006 |
*表示在.05水平上存在顯著性差異
以上結果表明: 隨年齡的增長,幼兒(er) 言語目的性發展的水平不斷提高。
在言語目的性發展上,小中大班兩(liang) 兩(liang) 間存在顯著差異(見表 2)。結合水平的劃分與(yu) 表 1 可以看出: 中小班幼兒(er) 間的差異主要體(ti) 現在能否接受任務 。 小班有超過一半( 56.7%)的幼兒(er) 不能接受任務,而中班僅(jin) 有16.7%的幼兒(er) 不能接受任務,可見中班是幼兒(er) 能否將外加言語目的轉化為(wei) 自己言語目的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而 中大班幼兒(er) 間的差異主要體(ti) 現在能否運用有效的策略以實現言語目的 。大班是幼兒(er) 為(wei) 實現目的而運用有效策略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
(二)幼兒(er) 運用言語策略能力的發展狀況
在前一部分幼兒(er) 言語目的性發展的水平劃分中,已經涉及到幼兒(er) 為(wei) 實現言語目的而運用策略的問題,現就這一方麵作進一步的分析。
研究發現,在猜物遊戲中,幼兒(er) 已經能為(wei) 實現言語目的而開始運用策略。運用策略的能力同樣表現在對被猜物品的描述水平和對聽者反饋的回應水平方麵。分述如下:
幼兒(er) 運用描述策略能力的發展狀況。
(1)幼兒(er) 運用描述策略能力的發展水平。 本研究以幼兒(er) 對被猜物品的第一次描述情況為(wei) 準,從(cong) 描述的質(能否涉及到該物品本質、典型的特征)與(yu) 量(涉及到該物品特征數量的多少)兩(liang) 個(ge) 維度綜合考察其運用描述策略能力的發展。
研究發現,幼兒(er) 運用描述策略的能力可分為(wei) 四個(ge) 水平:一是不能對被猜物品進行描述。 處於(yu) 該水平的幼兒(er) 不能接受任務,無法對被猜物品進行描述。他們(men) 要麽(me) 不說話,或說不知道;要麽(me) 直接說出所要描述的物體(ti) 的名稱。 二是能描述被猜物品的簡單特征。 處於(yu) 該水平的幼兒(er) 能對被猜物品進行描述,但隻能涉及到該物品的一兩(liang) 項特征,且這些特征均不屬於(yu) 該物品典型或本質的特征。如不少幼兒(er) 描述西紅柿時,隻是簡單的說“紅紅的,圓圓的”等。三是能描述被猜物品多種特征。 處於(yu) 該水平的幼兒(er) 描述被猜物品時,能涉及到三項或三項以上的特征,但這些特征都不屬於(yu) 該物品典型或本質的特征。如有的幼兒(er) 描述桃子時說:“是種在樹上的,特別甜的,裏麵的核特別大的”或“有點圓,是黃顏色,還有粉顏色,有軟的,有硬的”等。 四是能描述被猜物品本質、典型的特征。 處於(yu) 該水平的幼兒(er) 在描述被猜物品時,能提供非常有效的信息,即能點明該物品本質的或典型的特征。有的幼兒(er) 也描述了該物品的多樣特征,但其中涉及本質的特征,如有幼兒(er) 這樣描述西紅柿:“紅顏色的,還是圓的,是蔬菜,吃菜的時候經常用那種東(dong) 西,那種東(dong) 西特別圓,特別好看。”而有的幼兒(er) 則隻涉及該物品本質的、典型的特征,如有幼兒(er) 這樣描述桃子:“是猴子最愛吃的一種水果。”這樣的描述雖然涉及到的特征數量少,但由於(yu) 提供的是本質的、典型的特征,同樣十分有助於(yu) 聽者猜出。
( 2)幼兒(er) 運用描述策略能力發展的年齡特點。 本研究以幼兒(er) 第一次描述被猜物品中所表現出的最高水平進行統計,結果如下表:
表 3. 3-6歲幼兒(er) 運用描述策略能力發展的水平分布(人數與(yu) %)
水平班級 | 水平Ⅰ | 水平Ⅱ | 水平Ⅲ | 水平Ⅳ |
小班 | 14 46.7 % | 14 46.7 % | 2 6.7 % | 0 0 |
中班 | 4 13.3 % | 11 36.7 % | 8 26.7 % | 7 23.3 % |
大班 | 1 3.3 % | 9 30 % | 8 26.7 % | 12 40 % |
對各個(ge) 年齡班幼兒(er) 運用描述策略的能力進行差異性檢驗,結果見下表:
表4. 各年齡班幼兒(er) 運用描述策略能力的差異性情況
小班與(yu) 中班 | 小班與(yu) 大班 | 中班與(yu) 大班 | |
Mean Difference | 1.00* | 1.43* | .43 |
Sig. | .000 | .000 | .056 |
*表示在.05水平上存在顯著性差異
以上結果表明:幼兒(er) 運用描述策略的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小班幼兒(er) 在運用用描述策略能力上與(yu) 中大班存在顯著性差異,而中大班之間的差異不顯著(見表 4),可見,中班是該能力發展的關(guan) 鍵期。
2. 幼兒(er) 運用回應策略的發展。
(1)幼兒(er) 運用回應策略的水平。 猜物遊戲中,幼兒(er) 隻有首先完成對被猜物品的描述,才有可能運用回應策略。在本研究中,小中大班各有部分幼兒(er) 不能描述被猜物品[3],故無法考察他們(men) 運用回應策略的情況。另外,大班還有 4 名幼兒(er) 由於(yu) 描述出色,聽者一次性猜出,故也無法考察其運用回應策略的情況。
研究發現 3 - 6 歲兒(er) 童回應聽者反饋策略的發展存在以下三個(ge) 水平:一是 不能主動對聽者的反饋進行回應。 處於(yu) 該水平的幼兒(er) 往往對聽者的回答不予回應,當主試問:"他猜的對不對"時,能說"不對"或以搖頭表示,但不會(hui) 繼續補充。當主試接著提示:"再想想怎麽(me) 說能讓小朋友猜對"時,有的幼兒(er) 不予回應,有的幼兒(er) 則重複剛才說過的信息。 二是 能主動對聽者的反饋進行回應,但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 處於(yu) 該水平的幼兒(er) 能采用多種方式主動回應聽者的反饋,如直接否定("不對")、鼓勵聽者(你們(men) 再好好想想)、點名要求對方猜(××,你猜)等。但這些回應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來幫助聽者盡快猜出物品。 三是 能主動提供有效的回應信息。 處於(yu) 該水平的幼兒(er) 不僅(jin) 能主動回應聽者的反饋, 而且能提供有效的信息以幫助聽者盡快猜出物品。如:能通過反問或說明,使猜者了解猜錯的原由;在猜者表示或表現出"猜不出"時不斷地補充新的信息等。
(2)幼兒(er) 回應聽者反饋策略發展的年齡特點。 本研究依據幼兒(er) 在猜東(dong) 西過程中表現出的最高水平進行統計,結果見下表:
表5. 3-6歲幼兒(er) 回應聽者反饋策略的發展水平分布(人數與(yu) %)
水平 班級 | 水平Ⅰ | 水平Ⅱ | 水平Ⅲ |
小班 | 10 33.3 % | 3 10 % | 3 10 % |
中班 | 3 10 % | 12 40 % | 11 36.7 % |
大班 | 0 0 | 6 20 % | 19 63.3 % |
對各個(ge) 年齡班幼兒(er) 運用回應策略的能力進行差異性檢驗,結果見下表:
表6. 小中大班幼兒(er) 運用回應策略能力的差異性情況
小班與(yu) 中班 | 小班與(yu) 大班 | 中班與(yu) 大班 | |
Mean Difference | -.83* | -1.43* | -.60* |
Sig. | .000 | .000 | .001 |
*表示在.05水平上存在顯著性差異
以上結果表明: 隨年齡的增長,幼兒(er) 回應聽者反饋策略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在運用回應策略發展方麵,小中大班兩(liang) 兩(liang) 存在顯著差異(見表6)。結合水平的劃分及 表 5 可以看出: 中小班之間的差異主要體(ti) 現於(yu) 幼兒(er) 能否主動進行回應,小班僅(jin) 有 20%的幼兒(er) 能主動回應聽者的反饋,而中班則有76.7%的幼兒(er) ( 水平 Ⅱ和水平Ⅲ之和)能達到這一水平,可見,中班是幼兒(er) 能否主動回應聽者反饋的關(guan) 鍵期。中大班之間的差異主要體(ti) 現於(yu) 幼兒(er) 能否提供有效的回應。中班隻有 36.7%的幼兒(er) 能提供有效的回應,而大班則有63.3%的幼兒(er) 能做到,可見大班是幼兒(er) 提供有效回應的能力發展迅速的時期。
3. 幼兒(er) 為(wei) 實現言語目的而有效運用策略的情況。 在猜物遊戲中,幼兒(er) 為(wei) 實現言語目的運用了描述策略與(yu) 回應策略。一般情況下,隻有這兩(liang) 種策略相互配合,相輔相成,才能保證完成任務。因此,幼兒(er) 能否綜合運用這兩(liang) 種策略,每一種策略運用的水平如何,是否有效,是判斷幼兒(er) 運用策略能力的綜合性指標 。
幼兒(er) 在運用描述策略上存在四個(ge) 水平,其中 水平Ⅲ和 水平Ⅳ都有助於(yu) 聽者盡快猜出物品,因此,當幼兒(er) 處於(yu) 這兩(liang) 個(ge) 水平時,說明該幼兒(er) 能運用有效的描述策略。同理,本研究認為(wei) 回應策略發展處於(yu) 水平Ⅲ的幼兒(er) 能運用有效的回應策略。
在猜物遊戲中, 3-6歲兒(er) 童為(wei) 實現言語目的而有效運用策略的情況可分為(wei) 四種:一是不能運用有效的策略; 二是能運用有效的回應策略,但不能運用有效的描述策略; 三是能運用有效的描述策略,但不能運用有效的回應策略; 四是能運用有效的描述策略及回應策略;
對幼兒(er) 為(wei) 實現言語目的而運用策略的情況進行了考察,結果如下:
表7. 3-6歲幼兒(er) 為(wei) 實現言語目的而運用有效策略的情況(人數與(yu) %)
類型班級 | 情況Ⅰ | 情況Ⅱ | 情況Ⅲ | 情況Ⅳ |
小班 | 12 40 % | 4 13.3 % | 0 0 | 0 0 |
中班 | 7 23.3 % | 4 13.3 % | 5 16.7 % | 10 33.3 % |
大班 | 4 13.3 % | 5 16.7 % | 1 3.3 % | 15 50 % |
從(cong) 表 7 中可以看出:小班幼兒(er) 以情況Ⅰ為(wei) 主,也就是說小班幼兒(er) 大多不能為(wei) 實現言語目的而運用有效的策略。有部分小班幼兒(er) 能運用有效的回應策略,但不能運用有效的描述策略。中班幼兒(er) 四種情況均有分布,其中情況 Ⅳ略多於(yu) 其他情況。而大班幼兒(er) 則以情況Ⅳ為(wei) 主,有 63.3%的幼兒(er) 能為(wei) 實現言語目的而能綜合運用有效的回應策略與(yu) 描述策略。由此可見,隨年齡的增長,3-6歲幼兒(er) 為(wei) 實現言語目的而運用有效策略的能力是不斷增長的,從(cong) 最初不能或隻能運用單一的有效策略發展到能綜合運用有效策略。
本研究在考察幼兒(er) 為(wei) 實現言語目的而采用回應策略的發展時,采用猜物遊戲這一情境。猜物遊戲深受幼兒(er) 喜愛,其參與(yu) 遊戲的積極性很高,這對於(yu) 考察幼兒(er) 對聽者反饋的回應情況是很有利的,往往能反映出幼兒(er) 真實的水平,但此情境也存在一定的缺憾。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無法對聽者進行控製。無法對聽者進行控製造成了兩(liang) 個(ge) 方麵的後果:一是由於(yu) 聽者的原有經驗和發展水平各不相同,說者同樣的描述或回應可能產(chan) 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有可能出現說者描述和回應均很出色,而聽者沒有猜出,或說者描述或回應水平均不佳,但聽者卻猜出的情況。因此,在本研究中無法以聽者最終能否猜出來作為(wei) 衡量說者回應水平高低的指標。二是無法對聽者進行控製,也就無法控製聽者的反饋情況。在本研究中聽者反饋的水平也是各不相同。猜物遊戲是一個(ge) 互動性很強的遊戲,聽說雙方彼此間會(hui) 相互影響。如何更好地解決(jue) 上述問題是值得進一步思考的。
浙江必威betawy网页版登录注册是行業(ye) 領先的兒(er) 童遊樂(le) 設施製造商和幼兒(er) 園整體(ti) 規劃設計服務提供商,專(zhuan) 業(ye) 提供兒(er) 童滑梯、拓展設備、兒(er) 童家具、兒(er) 童玩具、健身器材等係列教玩具產(chan) 品。
必威betawy网页版登录注册官網:www.jf-shuzhi.com。谘詢電話:400-0000-758.
公司地址:溫州市鹿城區輕工產(chan) 業(ye) 園創強路16號。
熱忱歡迎您的惠顧,必威betawy网页版登录注册竭誠為(wei) 您服務!
★我們(men) 尊重原創。本平台部分素材源自網絡,旨在分享信息。侵刪!轉載請注明出處★